史志林副教授作
“敦煌:丝路文明的瑰宝”专题课程
实务精英进课堂
兰州大学史志林副教授来我院为历史系2201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敦煌:丝路文明的瑰宝”专题课程。
史志林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导,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青年访问学者。中国史博士,地理学博士后,在《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敦煌学辑刊》,EnvironmentalArchaeology、Climate of the Past、Quaternary International、ActaGeologica Sinica、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刊物发表论文5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专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级项目各1项。
课程伊始,史志林老师先通过一段视频,介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学术积淀以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后,史老师从“丝路视野看敦煌”“敦煌莫高窟概说”“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文书”等四方面展开讲解。
史老师的课堂形象生动,开课以道士塔、九层楼、阳关雪等丝路景观拉近了学生与敦煌的距离;以多张图表展现了敦煌作为丝路咽喉的重要地位;通过史前大麦小麦与粟黍的传播来讲解东西方的交流;以“莫高窟身份证”清晰明了地概述了敦煌历史;在敦煌壁画方面,展示了引人入胜的唐僧取经图、耕作图、学堂学习图、橦伎图、婚礼图、刷牙图等,展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将进酒》的用字演变和王梵志诗的传承,阐释了敦煌文献的意义。
课程最后,学生们就西北饮食文化与史老师进行交流,并合影。本课主讲教师朱艳桐主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