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新视野,新视界”第七届人文与传播学院原创微纪录片首映礼广告班专场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浙江工业大学纪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彭远方老师、浙江广电集团重点纪录片总导演,浙江卫视总编室文化专题部副主任黄小裕老师、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郝昕老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郑宏民老师担任评委嘉宾。
图为李蓉老师为黄小裕老师颁发聘书
活动伊始,李蓉老师对《纪录片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汇报。她以“四力融通,五环联动”为教改思路,在课内积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同学思考,课外组织纪录片观影、拍摄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向实践,通过加强课堂内外联动培养全媒体人才高阶能力。在此基础上,李老师进行智慧课程的探索,设置了AI助教,扩宽了同学们的知识。
本次纪录片首映活动共有五部影片,主题涉及流行文化、非遗传统、青春梦想等方面。影片展映过程中,各部纪录片的主创团队也就策划过程、影片立意、拍摄过程、拍摄心得作简要介绍,部分小组还通过花絮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创作过程中的精彩点滴。
《次元视界》小组周延同学汇报
《糖!糖!糖!》小组陈尚雯同学汇报
《过江心,看潮头》小组余闻笛同学汇报
《上场》小组陈边垚同学汇报
《河流的边缘》小组王昕同学汇报
黄小裕老师认为《次元视界》的主题不够明确,建议小组成员在片中多加入一些故事情节,多拍一些具有情节感的画面,比如年轻人化妆准备参加漫展的画面、大家惊讶的眼神等,镜头语言也可以更丰富一些。
在点评《过江心,看潮头》这部作品时,黄小裕老师认为这部片子的结构设置很好,但是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有些欠缺,所以给了观众一种广告宣传片的感觉。她希望大家在制作纪录片时不要一味追求高级感,而是在能触及到范围内去发掘细节部分,从小处落点。
图为黄小裕老师
郝昕老师肯定了《河流的边缘》这部作品的主题,提出怎样去分配故事内容中老人生活苦难和公益部分的比重是一大难题,他认为影片关注到了这两部分,但是其中一部分应该更加突出,这样会使影片更加有重点。
图为郝昕老师
彭远方老师希望大家能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可以跳出传统媒体的创作指导,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他认为《糖!糖!糖!》小组作品如果放弃解说词风格的话会更好,口语化的故事会更适合这部纪录片。
图为彭远方老师
郑宏民老师老师肯定了《糖!糖!糖!》的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但是在故事性的塑造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展现冲突的视角。整部片子也给了观众一种广告片的感觉,他希望同学们能多去挖掘一些细节的部分。
在点评《上场》时,郑宏民老师认为这部作品对价值点的挖掘还不够,文字解说词比重太多会更加喧宾夺主,纪录片作为一种以影像作为主导的影视类别,解说词的突出会使画面和解说词的逻辑关系本末导致,这部作品就呈现出了画面变成解说词注解的感觉。
图为郑宏民老师
在总结环节中,黄小裕老师觉得各小组的选题都很有灵气,技术也很纯熟,但希望大家可以在之后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地把小题放太大,把握好解说词的节奏。
展映结束后,经评委评定,新闻班纪录片展映活动获奖情况如下:
最佳纪录片奖:
《糖!糖!糖!》
最佳导演奖:
《河流的边缘》
最佳摄影奖:
《上场》
最佳文案奖:
《过江心,看潮头》
最具潜力纪录片:
《次元视界》
最佳纪录片奖:《糖!糖!糖!》
最佳导演奖:《河流的边缘》
最佳摄影奖:《上场》
最佳文案奖:《过江心,看潮头》
最具潜力纪录片:《次元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