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讲座回顾

发布日期:2024-03-25 阅读:398

2024年3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魏明孔教授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价值”的精彩讲座。讲座后,我校王永贵校长、赵英军副校长、人文学院院长何庆机教授等院校领导专门与魏教授当面交流我校中国经济史专业的学科布局与未来发展。




上午九时召开的学校百家讲坛系列讲座由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杨齐福教授主持,历史学系邵钢锋、刘伟、成梦溪、徐进伟、姜勇等老师与会。讲座伊始,主持人杨齐福教授介绍了魏明孔教授的学术成就、任职情况等方面,简要地为本次会议做了铺垫。在讲座中,魏教授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内容,包括古代经济制度、经济实践等方面,引经据典深入剖析其内涵和特点。随后,魏教授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文化的系列境界,以及传统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他也指出了传统经济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此外,魏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中国经济史的价值,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阐明其不仅是研究过去经济现象和思想的重要途径,更是指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

 



魏教授指出早在先秦的文献中就有关于经济思想史的相关记载与论述。但中国经济史学作为严格意义的学科,其研究仅仅走过了100余年的历程。虽然中国经济史仍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但经过20世纪以来,数代学者的艰辛努力与薪火相传,它已经成为了国际经济史学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同时,魏教授也提到,中国经济史学的骄人成果离不开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

 

魏明孔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叙中国传统经济史的著作,也是中国经济史学的源头之一——《史记》,指出书中的《货殖列传》《平准书》和《河渠书》三篇文章共同构建了经济史的完整体系,并对汉武帝以及之前的传统经济进行了描述与总结。于此,《食货志》成为了正史中记述财政、经济内容的专志体例,形成了独特的“食货之学”;除了二十四史,中国经济史还有一个源头便是《十通》,该书对历朝历代的经济史也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可以看出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经济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史学的第三个源头便是地方志,宋代以来地方志的编纂日新月异,其对于当地经济的记述往往是重点之一。清代著名学者章学义在《文史通义》中便指出,“国史、方志,皆春秋之流别”,可见地方志对于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性。魏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关于经济史的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这也为近代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中国经济史学的学科发展,魏教授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史研究曾出现过两个高潮: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仁人志士为了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而中国经济史则成为了构建其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也使得当时经济史研究的实践性和理论针对性非常强。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至今,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大、阵地的增加和有关论著的大量涌现,使得经济史研究的资料基础更为雄厚,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

 

魏教授强调,经济史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近代中国经济史学的转型。作为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梁启超非常强调经济史的重要性,“经济事项,譬如人生的血液。我们做经济专史,可以因人类经济行为的发生次第来做分类的标准”。经济史研究与政治史、军事史、艺术史等研究的方式不一样,需要将经济史与其他专门史结合起来考察。“因为材料极其匮乏”,在历史研究中没有比做经济史更加困难的领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就现实提出适合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经济基建,农工商,经济制度,人口的增长、转移、迁徙,外国教育。魏明孔教授说道,整理当下现实,展望未来发展,上世纪的学者大家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对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经济史研究,魏教授重点提及《食货》这本杂志。《食货》在中国社会史论战及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背景下问世,集合正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史尤其是正在寻集史料的学者,把他们的心得、见解、方法,以及随手所得的问题、材料披露出来。尽管在战火的迫使下,《食货》停刊,但是这本杂志所传递出的宝贵资讯,值得后人深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经济进行了全新的讨论,其中历史学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五朵金花”讨论,对于经济史的发展有莫大的助力。时至今日,“五朵金花”的讨论依然被诸多学者研究推动。自1992年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史学界就围绕如何评价我国历史上的商品流通进行了热烈讨论。吴承明先生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一向比较发达,没有像西欧中世纪般大规模的倒退,且在16世纪,中国市场已经有了“转变”的端倪。

 

在经济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中国经济史异军突起。究其原因,魏教授提出三点看法: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二是新资料的发现,相关史料的研究,政府文书的推动,促进了经济史的整体活跃;三是经济史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培育优秀人才,展现人才价值。由此,在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新中国经济史几乎有了井喷式的卓越发展。

 



在展望过去光辉,展现当下成就之外,魏教授也提出了现今经济史研究的不足:一是经济思想史仍然较为缺乏,对于经济方面的评论,尤其是批评十分稀缺;二是经济史学仍旧封闭,历史学范畴内的经济史和经济学的经济史、社会学的经济史等都各自为政,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三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史的未来趋向依旧值得观望。

 

随后,与会同学踊跃发言,针对经济史研究提出诸多问题,均得到魏明孔教授详尽而精彩的解答。对于经济史研究目前的切入点,魏教授认为目前经济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切入点:宏观性的需要、微观性的需要,以及全国性的需要。而正如梁启超所说,专题性研究正在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趋势。结合自己的资料、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或许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而对于魏教授个人来说,他的研究方向其实也是受到他本科论文的影响,也是出于资料与兴趣的考虑。

 

 

关于本科生该从哪些方面入门经济史,魏教授提出研究经济史,首先要理清经济学,可以从《国富论》入手,对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研究方法上可以参考此次讲座之前提到的,以吴承明先生为代表的那些学者名家,他们的著作或是编纂的教材,也很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另有一点值得注意,先确定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再确定研究方向,能够少走弯路。欲了解经济史,便不能不从经济史的源头开始,从《史记·货殖列传》开始。吸收这些经典文献,使之与今日的理念融合,前后贯通。

 

最后,在培养研究经济史的意识方面,魏教授从经济史是一个交叉学科开始讲起,首先提出经济史非常需要关注当下,关注经济形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经济史领域也随之飞速发展,需要研究者随时变化,跟上时代潮流。另一点便是历史研究需要时间沉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到积累足够,个人发展进入快车道之后,研究情况自然就会开始良性循环。

 

 

讲座在掌声中顺利结束。通过此次讲座,魏明孔教授成功地将传统经济思想与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相结合,为浙商大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盛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浙江工商大学的师生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经济史,为推动中国经济史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