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讲座丨探索西藏:记者的视角与发现——高级编辑刘伟作《我在西藏当记者》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4-03-25 阅读:46

3月12日下午,高级编辑,我校特聘教授刘伟作“我在西藏当记者”主题讲座。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大一、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副院长李蓉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李骏教授分别主持了讲座的开场和互动环节。

 

嘉宾介绍

 

刘伟,高级编辑。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曾任人民日报西藏记者站、山西记者站长;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兼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中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奖评委。著有小说集《等待湖》,通讯报告文学集《西藏脚步声》,长篇散记《苍茫西藏》、《西藏永恒与短暂》,长篇纪实《十一世班禅坐床记》等。主编报告文学集《聆听西藏—以纪实的方式》。担任电影《江孜1904》编剧,八集电视纪录片《历史的丰碑》(纪念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总撰稿,纪念《西藏五十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四集文献纪录片)撰稿。

 

图为刘伟老师

 

 

讲座内容

 

刘伟在西藏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了许多,看了许多,写了许多,他说:作为一名记者,在现今这个阶段,能有一段在西藏生活的经历,是自己的幸运。

 

“西藏是新闻的富矿,西藏出过很多名记者”,刘伟老师首先介绍了袁克忠、赵慎应、郭超人、卢小飞等著名西藏记者,随后,刘伟老师从“一本书、两次采访和三张照片”为切入点,分享他在西藏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西藏当记者的感受。

 

在西藏,蓝空无尽,群山重重,人的生命与之对应,可切实体会到短暂与永恒的意义。西藏耗牛毛帐篷、牛皮绳、酥油桶、火塘,还有厚重的羊皮袍、红墙金顶的寺院、刻满经文的岩石片、随风飘舞的经幡……这种凝固,千余年皆如此,不仪有文化化石的意味,而且还展示了人类文明顽强地一点一滴地演进。从采访三岩见识到帕族尚带有原始性的父系社会,参观达木天葬台以死者头骨砌墙的人文景观,到目睹大巫师杀鸡看肝仪式的全过程。刘伟老师提到,一个社会的文明形态,显然受到地理环境和人类文明传播速度的影响,记者要善于调查,随时接收各方面的信息,记录下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

 

接着,刘伟老师分享了他在西藏的两次采访。其一是亲历班禅喇嘛从认定到坐床的全过程,记录下当时西藏乃至全球佛教界的一项盛事;其二是去墨脱,调查我国唯一地处大峡谷、不通公路、地势险要、交通闭塞的墨脱县城,对生活在墨脱的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当地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揭开了墨脱的“神秘面纱”。

 

最后,刘伟老师通过三张照片展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扎马龙村下乡的经历,并通过《再回扎马龙》这篇札记,记录下他在羊卓雍湖畔扎马龙村所感受的温情与关怀。刘伟老师表示,在西藏当记者,生活艰苦,旅途劳顿自不必说。在藏东采访,有一次惊马差一步就将我抛下几百米悬崖下的金沙江,但在西藏当记者是他新闻生涯最难忘记的岁月,驻足山巅,蜿蜓的公路伸向远方,苍山如海,有一种凭空御虚凌万顷之上的豪气。兴许是高原耸拔的大山给了人以顽强生存的意志,给了人一种气魄。

 

在西藏当记者所写下的文字、报道,探索、记录、传播西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挖掘出了隐秘的、隐藏在山川湖泊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非常有意义。写他了达木天葬台的文章,这是首次披露西藏还存在的一个仅有的人文现象。不久,许多摄影者、记者及电视工作者纷纷赶去达木天葬台。这个发现有人称为揭示了西藏最后一个禅物,是世界现存独一无二的奇迹。但蜂拥而至的“探索者”,也给西藏传统的生活习俗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他希望记者、群众、游客在西藏进行民俗调研、探索西藏各民族文化、旅游时秉持尊重、虔诚的态度,尊重他们独特的民俗和文化。

 

互动环节

 

 

讲座最后,李骏教授主持了互动环节。

 

 

新闻与传播2301硕的林宏翔同学问:在写地方新闻时应该怎样更好地去介绍和传播地方文化,以及如何向国外传播我国独特的风俗人情。刘伟老师认为必须提前把握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在采访时如何切入,如何开展都应该提前结合风俗特色做好准备。

 

新闻与传播2301硕的庞诗颖同学询问刘伟老师在西藏做记者时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采访过程中特别困难的情况,是如何解决的。刘伟老师表示以寺庙为代表的具有宗教色彩的采访活动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宗教的专业术语可能遇到难以翻译的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录音,并请专业人员进行翻译。

 

图为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刘伟老师结合自己在西藏当记者的经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记者探索、记录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感谢中落下帷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