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 | 历史系师生赴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09 阅读:90

        2023年10月21日上午,历史系同学在马金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展考察研学活动。

        跨湖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7000-8000年,因古湘湖的上湘湖与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得名。遗址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已发掘部分为1030平方米。由于曾埋藏在古湘湖底,因此遗址中的动植物遗骸及骨器、木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其中不仅有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独木舟。经过1990年与2001年两度发掘,跨湖桥遗址被考古专家证实其存在的时间超过8000年,是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现。2006年,跨湖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午八点,历史系同学们一行在马金霞老师的带领下,从下沙校门口出发,乘坐大巴和中巴,南行五十里,抵达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后,马老师首先领大家来到跨湖桥遗址原址保护展示厅。此处空阔非凡,进门便见“萧山八千年”的醒目大字,足以展现跨湖桥遗址深厚的历史底蕴。


       馆内陈列着原始人使用过的各种木质工具,如木桨、木片。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艘独木舟。作为亚洲年代最古老的,也是具有唯一性的独木舟,它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器物,是打破中国黄河起源说的有利证据。从旁边的想象图中可窥见先民辛勤制造的场景,不得不说跨湖桥先民是充满着无限智慧与潜力的。


       紧接着,大家来到二楼。相比于一楼的原址展厅,这里更加深入地展现跨湖桥先民的日常生活。此处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甑、甗等陶器,也有用来装饰的精美玉璜和打击用的石锛。玻璃柜中陈放的慢轮与水平踞织机,看似结构简单,实则是先民在物质技术条件极限缺乏情况下的伟大创造。

       马老师在同学参观展品的同时,也不忘为同学们讲解从史料延伸出的各种知识。从马老师的讲解中得知,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许多海洋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其曾为海水淹没。之后马老师又指着地图,将周边的遗址文化例如河姆渡、良渚、马家浜串连解说,使同学对此段历史有了为清晰的了解。


       在参观完跨湖桥相关文物展览后,我们发现底下另有中国古代竞技文化的展览馆。从先秦时期的射礼,唐宋时期的马球、投壶等借助精炼的文字描述与极具视觉冲击的绝伦艺术品中抽丝剥茧般吸取出历史文化元素,使得同学们对历史展开美好遐想与深度思考。展馆依托现代高科技,还原历史并转换形式呈现,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重在能够赓续薪火,融会贯通,多元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