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蒋承勇教授做“现代化反思”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讲座
-
发布日期:2023-04-12 阅读:374 次
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再度成为时代热词。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该如何从文化与人文的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针对以上问题,2023年4月12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蒋承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 “现代化反思”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讲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系统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校近期举办了“出蓝理赞”系列宣讲活动。本次讲座系我校“出蓝理赞”系列宣讲暨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当代”报告活动之一。讲座由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鲍伟主持。
“现代化是一个进行时,科技的进步让现代化内容不断变化,我们不能割裂地看待现代化进程,了解现代化进程,首要的是回顾历史。”蒋承勇教授首先将视野拉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带领同学们共同检视了西方现代化的源流。他指出,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赋能下发展得如火如荼,工业革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开启了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宏大历史进程。然而,汹涌而来的工业化却带来了人文情感的缺失,最本真与最纯粹的人性似乎越来越被忽视。西方现代化就像一面面镜子,无时无刻不在警视与鞭策我们砥砺前行。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蒋承勇教授满怀信心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殷殷希望。他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特质,可以弹射性助力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也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并不只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今天,现代化已经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现代化道路是发展的大趋势,但怎么进行现代化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现代化发展不会是固定的模式,我们仍然需要有前辈们上下求索的意志,反思教训,不断探索。”蒋承勇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嘱托道:“现代化从来都是进步与反思、批判同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现代化反思的先驱,其底蕴包含着对人文意义的反思。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我们应该培养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辩证批判看待现代化的利弊。”
蒋承勇教授的精彩讲述,生动、全面、立体地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前景,激发了在场同学的民族情、报国志,坚定了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豪情壮志。这场讲座,更是我校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齐心协力共创卓越大学的一次令人振奋的“出蓝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