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黎刚

发布日期:2023-03-27 阅读:319



一、个人简介

戴黎刚,男,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同行评议专家。从事历史语言学、汉语方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获复旦大学、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以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论文刊于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国语文》、《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方言》、《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修辞学习》、《语言科学》、《汉语学报》、《语言研究集刊》等刊物。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篇,国际权威索引SSCI、A&HCI收录4篇。


二、个人论著

论文:

1、《闽南话曾摄、梗摄读为-n/-t韵尾的历史层次及其来源》,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35, No.1。(2007年第1期),SSCI、A&HCI收录。

2、《闽东周宁话的变韵》,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41, No.2。(2013年第2期),SSCI、A&HCI收录。

3、《潮州话古浊去字今读分化的原因》,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47, No.1。(2019年第1期)。SSCI、A&HCI收录。

4、《闽东周宁话的变韵及其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3分。(2007年第3期),A&HCI收录。

5、《莆田话〈新约全书附诗篇〉(1912年)所见音系》,《中国语文》,2007年第1期。

6、《闽东福安话的变韵》,《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

7、《早期福鼎话的两类撮口呼》,《中国语文》,2011年第6期。

8、《福安话撮口呼的消变》,《语言学论丛》第36辑。(2007年)。

9、《闽东宁德话的变韵》,《语言学论丛》第43辑。(2011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2年3月。

10、《历史层次分析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7月。

11、《莆仙话两类撮口呼的来源——兼论原始闽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方言》,2005年第3期。

12、《福州话声母类化例外的原因》,《方言》,2010年第3期。

13、《陈祖蔚抄本<安腔八音>的韵母系统》,《方言》,2013年第2期。

14、《19世纪福州话的声母类化》,《方言》,2016年第2期。

15、《福安话零声母自由变体的音位化历程》,2018年《方言》第1期。

16、《晚清的官话音系及其性质》,《古汉语研究》2017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2018年第1期。

17、《闽语果摄的历史层次及演变》,《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5年10月。

18、《蛮话清音返浊的类推机制》,《语言研究》,2017年第4期。

19、《龙岩话曾、梗摄in/it音类的产生机制》,《语言研究》,2019年第3期。

20、《再论汉语声调的借贷原则》,《语言科学》,2009年第1期。

21、《受变和自变的融合——一种特殊的历史层次》,《语言科学》,2013年第4期。

22、《再析若干南片闽东话的变韵》,《语言科学》,2016年第3期。

23、《龙岩片闽南话特殊声母g的由来》,《语言科学》,2019年第5期。

24、《“博士”、“博士生”相混的现象及其原因》,《修辞学习》,2005年第1期。

25、《再论阶曲线理论与同源判定》,《汉语学报》,2009年第2期。

26、《北片闽东话变韵的判定与描写》,《汉语学报》,2018年第4期。

27、《闽南话鼻化韵的历史演变》,《语言研究集刊》,第5辑。

28、《原始闽语撮口呼音类的构拟问题》,《语言研究集刊》,第8辑。

29、《同化还是异化——关于浙南吴语特殊音变的解释》,《语言研究集刊》第2辑。

30、《霞浦松城话的连读变韵》,《语言研究集刊》第18辑。CSSCI。

31、《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32、《仙游话后缀“哥”小议》,《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3、《福州话在莆仙话内部的扩散》,《上饶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4、《莆仙话可见的鼻冠塞音及其历史演变》,《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专著:

1、《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

2、《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合著,游汝杰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


三、科研项目

1、《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006年,主持。

2、《闽东话语音的比较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1年,主持。

3、《闽东话语音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1年,主持。

4、《闽东方言的音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9年,主持。


四、学术荣誉

1、复旦大学光华奖,复旦大学,2004年

2、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复旦大学,2006年。

3、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上海市教委,2006年。

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教育部,2007年。

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9年。

6、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人民政府,2012年。

7、浙江工商大学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8、多次受邀参加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投票。

9、担任多家语言学期刊审稿人。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310018。

工作邮箱:dlgang@163.com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