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喜燕老师主讲《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以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教学材料》

发布日期:2021-12-05 阅读:11

12月1日,题为《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以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教学材料》教学午餐会议在综合楼404会议室开展。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汤喜燕副教授作为本次主题的发言人,围绕“传播学教研现状、以《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材料来源的教学模式、可预期的目标、个人感想”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演讲。学院领导李蓉副院长以及各系30位老师共同参加本次午餐会。午餐会由教发中心人文分中心主任厉国刚主持。

“传播学理论在本土化向度上遭遇困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理论本土化的支点。但是如果我们的本科生,在学习中连基本的文化自觉都没有,如何期待未来能生产出本土化的传播理论?”汤喜燕老师表示,传播学是“舶来品”,外来学科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建制,而现存教材依托于美国理论和英语,随着技术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神经科学与认识科学的交互推动以及量子理论对人类既有世界观的冲击,传播学的面貌正在发生得急剧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我国的传播学暂时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特中国背景的体系,虽然“本土化”是国内学者追求的方向。迫于庞杂而剧烈变化的的外来理论,现有的传播学教学模式侧重于对理论中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而缺少对于理论赖以存在的基本哲学假设与历史情境的梳理。与此同时,学生们在哲学、数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科方面的训练不足,导致了“本土化”无法落实。

“《新闻传播大讲堂》这个平台的设立主要是针对新传专业的思政教育,聚焦当下热点,思政教育以知识点分布于新闻业务类课程中。”为防止思政教学的效果流于表面,汤喜燕老师以自己的传播学授课模式为接入点,以新冠疫情报道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们完成“引入-解读-反思-跃升”四个段节的循环: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点,援引平台中的疫情报道材料,在实践教学中跃升,让学生真正理解受众以自身不同的“编码解码”体系可对同一新闻解读出不同的内容。“反思西方理论的价值取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政的意义。”汤喜燕老师进一步表明,中国人重“感而知”,这是霍尔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版图。霍尔的理论建构于西方体系之中,有其西人立场。这是在教学中得结合材料提醒学生的。

进一步,汤喜燕老师引用视觉传播理论教学,对大凉山“春运”母亲报道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进行了说明。汤喜燕老师认为,跳脱出二元对立的框架生产自己的理论,感知我们本土内嵌的认识论,进行自觉和反思,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立场。

在分享内容的最后,汤喜燕老师总结:跨学科的合作授课可能更有效。“施教者也是受教者,在课程中传播理论本土化的方向在于自身认识论基础上的传播研究,如何将‘感’转到可‘交感’?”

午餐会结束之际,李蓉副院长对“思政教育”的教学革新作了总结。她表示,思政教育课程的包含面广泛,不仅是文学,工科、医学对于精准化和人文关怀的并重,也是一种思政教学的创新。思政不是一种简单地意识形态灌输和爱国教育的培植,授课人要以理论为根基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让思政是学科的“嫁接”,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们才能明白“思政”两个字的重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