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举办“漫谈学术论文的写作”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1-12-03 阅读:9

11月29日下午,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浙江学刊》总编卢敦基先生来我院为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题为“漫谈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系宫云维教授主持,历史系徐进伟老师全程参与了讲座。

讲座伊始,卢敦基先生先介绍了自己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学习的经历,坦言文献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古籍文献,其包含的目录学思维,“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无论是对同学们的学习还是生活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掌握目录学思维能够使同学们迅速把握全局,找到其中的焦点,也就是该用力的地方。

卢总编将自己多年学习与工作的经验,浓缩成一个朴素又深刻的句子“写文章很重要”。在卢总编看来,学中文、学历史的同学一定要多写、多练,文章是立身之本。写文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问题,即要有问题意识。想要找到问题,就要多看书。“读书得见”,进行比较发现有助于找到问题。其次,要明白“写文章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从“有个问题”到“构思论文”,到“模仿前辈佳作”,到“写写看”,再到“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请教”,这是初学者一般写论文的过程。多练笔才能提高自身水平。

写论文要多收集各个方面的材料。“比较”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方法。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二书对于史料进行的比较、考证与辨析,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卢总编提到目前电子文献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应谨慎运用相关史料。

论文写作要有一定的逻辑。逻辑分为思考的逻辑和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能使你在写作论文时,能够把论文的观点、材料较为清晰地浮现于自身的脑海中,从而升华成为表达的逻辑。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自身理解的理想逻辑与客观表达出来的逻辑可能的差距,尽量使表达上的逻辑圆满、通透。表达是基本功。论文表达的第一位是准确,第二是清晰,第三是流畅。论文表达应尽可能向这三点靠拢。

在谈到“做”与“兴趣”的问题时,卢总编指出,在学习中,我们通常会碰到“会不会做”和“有没有兴趣做”这两个问题,也就是“能力”与“兴趣”的问题。能力与兴趣相符最好,但若有兴趣但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不要怕学习,要相信大多数事情是学得会的,人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有些可能真的学不会,把会的写好就行。

讲座最后,同学们提出了学术论文写作中关联词及程度词使用、文章具有“翻译腔”等问题,对此,卢总编深入浅出地做出了解答,相信对同学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写作学术论文会起到极大的帮助。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