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作家专题研究:关键词“社会制度”讲座

发布日期:2021-12-01 阅读:9

2021年11月26日上午,在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李艳梅老师的主持下,围绕着关键词“社会制度”,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白雪瑞副教授,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做了一场精彩而生动的讲座。此次讲座在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五楼“浙商大文库”举办。

白雪瑞,内蒙古通辽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此次讲座以关键词“社会制度”为主题,白老师向同学们阐述了他关于制度以及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制度?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的构成和层级?社会为什么需要制度?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讲座一开始,白老师就抛出一系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为了简明而准确地解答这些问题,白老师首先通过举例中国经济发展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李约瑟之谜来谈制度的重要性,向大家解释了凡勃仑、康芒斯、诺思对“制度”一词的不同定义,让同学们对什么是制度有了清晰的认识。

接着白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制度的构成和层级。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所构成,层级则分为制度、体制和机制。继而又谈到了社会为什么需要制度,由此推出了制度的六大功能,包括规范功能、秩序功能、预期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节约功能。在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上,白老师通过举例子为大家阐释了“观念是核心,制度是载体”的含义,并与大家探讨了人的行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

白老师以《理想国》《乌托邦》《共产党宣言》三者为引,为大家讲述了制度的变迁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原则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白老师告诫同学们要树立制度自信,警惕“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要以制度创新来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

白老师以生动幽默、富含哲理性的讲解给在座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别样的专题讲座,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提出问题。有同学提问,“西方英法等国曾在非洲、美洲等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这些宗主国统治者声称他们为当地人民送去了先进的制度和观念。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也确实使一些地区例如非洲当地原来处于部落酋长制度的民族进入到资本主义制度进程中,出现了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怎样看待这种情况?难道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殖民主义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吗?”对这一问题,白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客观效果的存在并不能掩盖剥削、压迫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将一些土著居民从原始的、落后的生活状态改变为当代的城市化、工业化生活,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这些人的幸福,而是搜刮当地的资源和财富,许多当地民族甚至付出种族灭绝的代价,这些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生动。每个民族都有自主决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建立何种社会制度的权力,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最基本的人权。”借此话题,白老师还与同学们探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从清末半殖民地的中国,经历新民主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中国人民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探索精神,取得了今天的成果,我们要坚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整个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此次讲座同学们收获颇深,深刻领略到了社会制度的核心意义,对今后面临的社会问题和专业上的文学批评有了更多深刻、正确的理解。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