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 “感悟地域文化、追寻人生意义”——《纪录片专题研究》师生前往绍兴展开实践教学

发布日期:2021-10-25 阅读:171

10月25日,人文与传播学院李蓉老师带领《纪录片专题研究》课程的新闻1901、广告1901的部分同学以及20级部分研究生一同前往绍兴开展教学实践,此次活动意在探询于越文明,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绍兴简称“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和印证。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发愤于此,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于此,陆游的千古爱情绝唱《钗头凤》题于此,鲁迅、秋瑾、蔡元培等等历史人物都哺育于此,绍兴因此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

在当地导游陈泽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站——绍兴博物馆。据陈导介绍,绍兴博物馆的外形是以出土于绍兴坡塘狮子山的伎乐铜屋为原型设计的。伎乐铜屋出土于1982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被认为是越族专门用作祭祀的庙堂建筑。“屋顶立一八角柱,饰S形勾连云纹,柱顶塑一大尾鸠”,表明越民对鸟的图腾崇拜。《搜神记》卷十二中说“越地深山中有鸟,大如鸠”“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也”,显然,大尾巴的鸟类与掌握祭祀等活动的越祝祖先有关。在古代,鸠是鸟的一种泛称,越民以鸠为图腾,原因正是汉语中的“鸠”与“九”同音,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即单数最大,象征尊贵、长久,许多出土于绍兴的文物也因此大都存有鸠鸟的形象。

绍兴博物馆分“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绍兴历史文化,以新石器时代的钺,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为特色。陈导为同学们讲解了部分展品,并介绍了相关历史。据考证,晚更新世(约126000年-10000年)以来,在当时的中国东部沿海曾发生过三次大海进和海退,而全新世之初(约12000年)开始的第三次海进对宁绍平原影响最大。距今7000-6000年,海进达到高峰,海水直逼会稽山北麓,越地历史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就发生在此时,此外还有越民筑塘治水一说。

於越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信仰习俗,还是青铜剑的铸造、葛布的织造,以及印纹陶、原始陶的创烧,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充满鲜明的地方特色。

出土于九千年前嵊州小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石雕人首,经复原后肖似鸠鸟,说明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崇拜鸟的图腾。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有大约七千年历史,学者在此发现了河姆渡人住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此建筑除有防毒蛇猛兽功用之外,还为解决海退之时先民生存环境潮湿的问题。河姆渡遗址中还被发现有大量稻谷遗存,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景象。陈导还向同学们介绍,出土于柯桥马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石钺前身是作为生产工具的石斧,后来演变为武器,最后成为象征权力和威严的礼器。出土于仙人山遗址的夹砂红陶鱼鳍形足鼎是一种远古先民煮炊食物的生活用具,代表了越人从吃生食到吃熟食的转变。鱼鳍形鼎足以及夹砂红陶质地都显示出越地渔业资源的丰富,所以陈导说越民“赤发文身善架独木舟,以捕鱼为业”。

公元前六世纪,越君允常拓土称王,并将越国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其子句(gōu)践继位,建都大越(今绍兴),在败给吴王夫差后,“卧薪尝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举吞灭吴国。旋又逐鹿中原,迁都琅琊,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越国的版图北至临沂,南至福建,东至大海,西至襄阳。

出土于绍兴坡塘狮子山的螭纹青铜分体式甗是春秋时期的器皿,上部为甑,下部为鬲,是先秦时期的炊具。同样出土于狮子山的铭文螭纹青铜双连环三足罍,是先秦时期的贮盛器。两件青铜器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出土于绍兴漓渚中庄村坝头山的青铜鸠杖是春秋时期的文物,杖首顶端立一鸠鸟,故称“鸠杖”。鸠自西周始便是尚齿敬老的象征物,同样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杖底跪坐的人像双目圆睁,额前是整齐的头发,全身上下布满各种形状的纹饰,清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断发文身”的形象。据介绍,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不仅如此,古越人还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或是出于巫术的要求,或是出于图腾的崇拜,或是出于规避水中蛇虫之害的需求。

此后秦统一中国,会吴、越故地置会稽郡,八百年沧桑嬗变。一直到东晋时期,会稽郡仍呈现出“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盛况。隋大业元年,以旧会稽郡置越州。南宋初年,宋高宗下诏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从此沿袭至今。

随后,同学们来到书圣故里,从一条小径登上蕺山——绍兴古城内除府山、塔山之外的另外一座历史名山。山上坐落有蕺山书院,门口左右两侧山墙上嵌有“慎独”“诚意”二词。慎独、诚意,是刘宗周的学说宗旨,表示通过“慎独”的不懈努力达到“诚意”境界。书院门外右侧墙面还嵌有“浙学渊源”四个大字,浙学作为一种极富活力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浙江的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传统,源于浙东又经宋元明清而绵延至当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蕺山脚下有戒珠讲寺,为王羲之故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戒珠”寺名,取《法华经·序品》中“精进持净戒,犹如获明珠”之意,同时表示王羲之戒绝玩珠之癖的决心。戒珠讲寺和蕺山上下呼应,这一带成为佛儒道三家以人为本,一脉而下,兼通并融的哲学思想基地。

正午时分,穿行于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窄窄长长的老巷子中,品尝绍兴特色黄酒和冰棍,也偶遇栽种于窗前转角的金桂,看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同时同学们还参观了蔡元培故居和王羲之陈列馆,切身感受了绍兴古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到鲁迅故里,有幸又一次遇见陈导,在陈导热心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纪念馆。

鲁迅祖居,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当时周家一共拥有三个台门,鲁迅祖居是最早拥有的一个台门,故又名周家老台门。“台门”,是一种江南民居,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

老台门主体建筑分四进,从南到北依次为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和座楼。第一进台门斗旧时用于落轿,仪门上方挂着鲁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彰显了当时周家显赫的身份。第二进为德寿堂,是周氏族人用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的场地,“德寿”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鲁迅只有在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会来祖居。第三进为香火堂,是周氏族人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中央上方设一神龛,供奉历代祖宗牌位;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源远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第四进为座楼,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分主卧房、幼童房、少爷房、小姐闺房、书房、绣房和沐浴房,以及藏书室、贮藏室、大厨房,配置齐全,应有尽有。陈导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厨房中的器具,有七个灶眼的灶台,用以制黄酒、酱油的七石缸,可以贴吉祥话的酒壶……可见周家人丁兴旺、声名显赫。

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的,就是寿家台门。这里是鲁迅塾师寿镜吾的家族世居之地,其中东厢房为三味书屋,鲁迅12岁至17岁时便在此处求学。“三味”以三种味道形象地比喻了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鲁迅的座位就在书屋的东北角,硬木书桌桌面的右下角有一“早”字,由鲁迅当年亲手刻下。据说鲁迅一次因给父亲抓药而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刻下这个“早”字,用以自勉。鲁迅在三味书屋前后度过了六年的少年学习时光,在此期间其师寿镜吾的为人和治学态度也对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由于子孙的繁衍、家族的扩大,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新台门就是鲁迅出生并成长的地方,也是大家现在所认为的鲁迅故居所在地。从台门斗侧门进入,穿过长廊,便来到了桂花明堂。陈导说,儿时的鲁迅就曾在这高大茂盛的桂花树下乘凉,夏夜里的微风,井边的蛙鸣,继祖母口中精彩纷呈的故事,都是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丰富素材。穿过第三、四进,来到厨房,这里是少年鲁迅初次遇见章运水的地方,“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以章运水为原型塑造的。运水教鲁迅怎样捕鸟,讲述在海边沙地里看管西瓜、拿胡叉刺猹的故事,是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第六进有门通往百草园,“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这里就是鲁迅儿时的乐园。在百草园西边那面“短短的泥墙”下,我们听陈导讲起了幼年鲁迅拔何首乌弄坏泥墙的故事,这也是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由来。故居的最后一厅是祝福厅,与鲁迅的文章《祝福》有关。陈导在讲述完祥林嫂的故事后,为我们演唱了越剧电影《祥林嫂》中“雪满地,风满天”的片段。“魂灵究竟有没有?”“地狱到底有没有?”,在悲凉的唱腔中,我们仿佛看到祥林嫂死在大雪里,死在痛苦的命运下,死在封建麻木的世界中。

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沈园,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其妻唐琬的爱情故事而闻名。沈园入口处有一块断云石,陆游曾写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谐音“断缘”,石头从中间断开却没有分离,隐喻了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园内一面刻有陆游词以及唐琬和词《钗头凤》的碑墙,更令人不由叹惋这份凄凉的爱情。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陆游纪念馆、孤鹤轩、双桂堂等园内主要景点。

正如李蓉老师在课程中所说,对纪录片的研究不仅要作为品评者去欣赏,更要作为创作者去创造。通过此次绍兴之行,同学们倾听了始于先越的悠久历史,欣赏了蕺山上下留存的浓厚古韵,感受了绍兴人才的杰出风采。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同时学会以自己的视角来思考如何融合素材并添加创意,如何更好地传播浙江地域文化,是此行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