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遗的“场景传播”,人文学院沈珉教授这项研究获国家社科资助

发布日期:2021-09-10 阅读:37

目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公示了2021国家社科基金拟录项名单,我院沈珉教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场景传播模式与策略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项目,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衡量一个学校或者学术研究团体科研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其本身也是体现国家、学术研究单位、个人学术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工作室联系到沈珉教授想请她向大家关于这个项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时,沈珉教授很认真地编辑了一大段文字给我们。或许是言语过于无力,唯有文字能让我们理解这个项目的初衷。又或是本着为非遗做些什么的使命感太过沉重,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斟酌再三,认真考虑。

思考非遗的“场景传播”

——谈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场景传播模式与策略研究”课题

沈珉教授谈到,建国七十周年的时候,文化部搞了个全国皮影汇演。我也应邀进京参会交进行学术交流。这次规模很大,基本上全国有名的剧团都来了。第二天是论坛,主办方让传承人与专家一起讨论。结果,一位传承人的问话"我们该怎么办"把话风向搞转了向,各代表团纷纷“诉起苦”来。我突然想起前几年到云南的田野调查。当时我们调研组雇了辆车,拿上相机、摄影机器材等去采访一位民间艺人。车在山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到后来手机信号也没有了。边打听边往前行,最后一段路车都开不上去了,只好徒步上山。找到这位艺人,在司机的“口译”下他弄懂了我们的意思。他拿出了一箱破旧的道具,一边清唱一边兼操作表演。我们让他把队友找来,演个更好的(实际意思是,像样一些的)。他出去找了电话打了一通,结果是这个去田里了,那个也有农活,总之,没有人。然后他向我们兜售他的道具。我看了一下,皮质非常粗,造型也很简单,与陕西皮影道具相差很大。问他一年演几场。他说,没有几场,人叫了就去。

虽然只是个例,但这就是皮影存在的现状。在湖南、在甘肃、在浙江,情形也好不上多少。非遗成了物质性的存在,等待被调用。从开始非遗保护到现在,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多年来,我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体验到传承人的迷茫与无助,也感受到不同类别传承项中的经济转化的巨大差异。是应该对非遗传播实践进行反思了:以专门机构组织实施非遗传承实践是有不足之处的。这种做法,假设非遗传承主体可以从当下的生活本体中分离出来,同时又预先地想象这一媒介是完全透明的,这实际这是去“语境化”行为,将非遗作为当代人观望的“他者”,同时割裂了社群。而且,这种观念将媒介视为技术工具,未能洞察媒介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就忽略非遗当代生存环境。

可能的途径是,我们应该回到“非遗”本身,再次思考“社群”的定义,注重人的在场与体验,关注“媒介际性”,关注“文化空间”。而正在这个意义上“传播”cummunication也必须在本质上进行思考。技术加持好是非遗活态性的保证,文化空间应该是“由非物质文化与相互关联的一定数量和类型的载体共同构成的物理空间和文化内涵的融合体”。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才有意识地反思“场景化空间”的内涵,并在这一基本概念上建构浸验型的传播机制,以激活非遗的生命力。不久前从省非遗中心得知,浙江省对于“非遗馆”的设置有了新的考虑,这使我对本课题的进展充满信心。


《镜像良渚》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 在日常中绽放光芒,才是对非遗更好地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场景传播模式与策略研究》正是以一种新思维、新方法,让非遗重回我们的生活,扎根现代社会。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