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人文与传播学院通过钉钉平台举行“互联网+”大赛动员会暨首场专家辅导报告会,邀请我校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江辛教授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江辛教授以《“互联网+”大赛意义与评审要点解析》为题,围绕大赛的背景与意义、赛道与参赛资格、各赛道评审要点、体会与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介绍说,“互联网+”大赛是国内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在全球范围也具有重要影响力,自2015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参赛学校、项目、人数等都连年快速增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分析大赛赛道与参赛资格时,他重点就高教赛道、职教赛道、红旅赛道等作了具体的介绍,并就各赛道内相关组别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大赛中的评审要点是师生们关注的要点,江辛教授重点就高教赛道评审中的创新性、商业性、团队成员、社会效益等评分点进行了解读,并比较了红旅赛道中的公益组和商业组之间的区别。在讲座中,他还穿插分享了自身指导“互联网+”大赛的经验和体会,并围绕人文与传播学科特色就组队参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报告会后的互动提问阶段,江辛教授耐心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江辛教授在作报告)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晓东主持会议并作参赛动员。他强调,“互联网+”大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指导参加“互联网+”大赛为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从就业从业教育模式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他动员全院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赛,围绕整合资源、遴选团队、培育项目等环节,给予学生精准、细致的指导,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