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展江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怎样做媒体伦理分析”的精彩讲座。我院多名教师、新传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讲座。此次讲座由新闻系主任李蓉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展江教授以新闻从业者职业规范和现实差距为切入点,主张建立一种分析框架,将“新闻伦理与道德”进行区分。他认为“伦理”(ethics)是建立在某些得到普遍接受的准则上的理性过程,而“道德”(morals)是宗教领域的用语,往往表现为各种戒律及其形成的道德体系。
(展江教授)
展江教授特别提及《摩西十诫》对于他的启发,同时引导同学们观察《摩西十诫》中否定性表述与肯定性表述的运用,从而对康德提出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进行思考。
展江教授主张,消极义务是底线性质的基本义务,人人必须遵守,而积极义务则是一部分人承担的义务。当道德准则中充满积极义务时,通常会导致两个结果:其一是创造“道德理想国”,导致人人自危式统治;其二是没有人去参照执行,导致“规而不约”。他认为,不论是职业道德还是社会公德,都要讲求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的平衡,消极义务应当作为道德世界的基础。
展江教授认为,在传媒十分强大的今天,媒体面临公信力持续下降的信任危机。他提倡用“伦理和法律”两只眼睛来看待媒体。他运用伦理学中的“绝对命令”和“功利主义”等相关理论针对“自杀事件与媒体传播”、“暗访偷拍与欺骗侵权”、“媒体权利与公正审判”等伦理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媒体面对具体问题时的伦理与道德的冲突。
讲座结束后,展江教授和范家进副院长就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的交流。(文字/王艺臻 图片/周晨杰)
(展江教授讲述“怎样做媒体伦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