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 — 27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史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人学’与百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海华大酒店世纪厅隆重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弘扬五四精神,探索百年中国“人学”视野的曲折流变及百年新文学的艰难发展历程,名家荟萃,各抒己见,共同打造一场文化的盛宴。
(与会者合影留念)
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陈晓明,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王晓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朱栋霖,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殷国明等国内知名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学者,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华,副院长范家进以及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
26日上午9时,开幕式在世纪厅正式举行,由我院副院长范家进教授主持。主办方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领导和各协办方领导致辞,对本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祝贺。至此,“‘人学’与百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
(院党委书记王华致辞)
(副院长范家进主持开幕式)
随后举行的第一场学术研讨由王晓明教授主持,共有四位名家做了主旨演讲。分别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的《钱谷融与人性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的《审美的重启》、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的《重读<阿Q正传>——奴隶、奴才与“奴隶性”》、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朱栋霖的《新文学与五四文学》。
下午的研讨会分两场。第一场是“百年中国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许祖华教授、浙江大学金进教授等八位学者发表演讲,他们从自己的学术专长出发,回顾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探索海外离散文学、鲁迅小说叙事、校园文学变迁、80后作家的长与短、莫言的创作特点等等,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和文学的交流。
(主会场)
第三场研讨题为“‘人学’及其他”,采取的是“圆桌讨论”的方式,诸位专家学者就“人学”和钱谷融先生的理论特征、教书育人特点、为人风范与风骨等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饱含感情的发言。
最后的闭幕式上,许子东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指出,钱谷融先生的“文学是人学”这一理论命题,在当今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西方的学术规则,另一个是时代语境的变迁。钱谷融先生理论提出的背景与当前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学界依旧需要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同时也需要守住人道主义底线和“修辞立其诚”的做人做事底线。(方钰珍/文 李帆冰、吴灵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