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我院新闻1701班实务精英进课堂活动,请来了杭州市社会治理研究与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邵欢老师。本次活动由新闻系主任李蓉老师主持。
还有两年即将毕业,今后想干点什么?同学们回答相当记者、在企业宣传部门工作.......“梦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有没有同学毕业相当一位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言人培训、舆情应对、媒体公关有着丰富实践经验韶老师在课堂一开始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
原来新闻发言人是这样的
首先邵欢老师介绍了新闻发言人职业相关信息。政府或者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可以应对媒体询问,为媒体提供合适的询问对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发言机会,最终树立良好的政府或企业形象。
通过邵老师介绍,我们知道新闻发言人是资源的掌握着、重要信息的披露着、观点的传播着。可以看到,一名新闻发言人在舆情传播和解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新闻发言人要有鉴定的意志和开放的性格,有原则、要灵活,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个人素质方面也有很多要求,比如组织协调的公关能力、具备语言表达艺术——机智、个性、随机应变,有较高语言和知识素质。针对这一点,邵老师重点讲解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邵欢老师拿台湾明星喻可欣的舆论事件举例。马英九机智回应喻可欣想要与之怀孕事件——“为民服务但不包括捐精”。当时新闻发言人是这样说的,“身为市长应该尽力提供市民各种服务,但是很抱歉,恕不包括这一项。”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应当有这样的口才表达能力。
应对舆情,做好公关
什么是舆情?邵欢老师给出解释——公众对现实生活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持有的较有影响力、倾向力的言论和观点。舆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种类。
作为新闻发言人,应对和处理舆情是最重要的工作。在现实中,舆情处理有五个心理误区:封锁消息 ,“删帖是最傻的行为”;一味地辟谣和否认;奉行鸵鸟政策,所谓的“沉默是金”相互推脱既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招来不满。正如山东女播音员死亡事件,至今没得到解决。反映迟缓拖延时间;忽视网络舆论和民意。邵欢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富士康跳楼事件案例和西游记短片,分析了这五个误区。在应对舆情,新闻发言人这五种方法不可取。舆论引导要秉承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公关效果。
学做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重要的是发言,是说话。邵欢老师讲解多个案例在告诉我们,新闻发言人的说话水平字字充满智慧。新闻就在生活中,学会像新闻发言人那样说话,正确分析和认识舆情,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危机,做好自己生活中的“小公关”。
为了帮助新闻1701班同学更好地学会分析和认识舆情,在课堂上邵老师与同学们互动交流了舆情案例分析作业,通过大家对舆情案例的分析,同学们更深入得学到了舆情方面的新闻知识素养。杭州电视台主持人郑煜也参与了案例讨论环节,并给大家精彩的点评与启发。最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