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七)|美是不凭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关于康德美学的分析

发布日期:2019-06-01 阅读:171

5月24日,在综合楼401会议室召开了以“康德:美的分析论”为题的研究生论坛,2018级研究生乔万春担任主讲人,我院中文系的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乔万春从康德其人及其哲学思想体系、《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论三大部分展开。在介绍了康德的生平和主要著作后,他首先指出,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体系中,哲学主题是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为人的认识和人的道德奠定基础。并且,哲学要探讨的是人的主观能力(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而不是客观存在。

乔万春以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一书,解释了想象力、知解力、理性等概念的含义。在康德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中,《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知识领域的“真”,涉及自然界机械因果规律,《实践理性批判》研究道德领域的“善”,涉及人的意志自由。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通过对美的分析,对前两部著作之间深不可测的鸿沟起到了桥梁作用。

在美的分析论中,乔万春通过论述引用、举例论证等方式,根据形式逻辑的质、量、关系、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他总结道:审美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和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感觉;审美判断虽然是单程判断,却具有普遍必然性。

最后,乔万春认为,康德认识到审美问题中的附加性和矛盾性,他不单纯忽视或是否定哪一方,而是企图调和对立的双方,使其达到和谐统一。(方钰珍/文  陈旭婷/图)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