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 中午,人文学院在教师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具身性视角下的传播学——传播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的午餐会,本次活动由编辑系汤喜燕老师作了主题汇报。学院党总支王华书记,潘文年副院长及各系室主任、专任教师等16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午餐会上,汤喜燕老师首先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传播学做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现实。与所有学科都有关联的传播学,不仅其研究所涉及的面十分广泛, 且理论的发展与变化非常迅速。这样的一种现状下,针对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如何做到既关联前沿理论发展又能够落在基础理论上,既能够让学生有探求前沿知识的的热情又能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是这门课程授课时的挑战。为此汤老师专门将课程设置为由具身性的问题切入又由具身性的问题结束的内容版块设计。让同学在课上讨论自身的感受,并感知那些感受的不可理解,从而去追寻相关的理论支持。通过这样的设计,理论课程因为获得了与同学自身体验的相关性而显得亲切且重要。
随后,参会的老师与人文学院领导就此类课程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老师们表示汤老师的课程设计对大家起到了启发,也讨论了教室空间结构与此类课程匹配的问题。广告系主任徐少丹老师则表示这样的设计对于本科生来说在难度上或许过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