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阳/文/摄)5月6日下午,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我院“研究生论坛”在综合楼401会议室正式开讲。首次论坛话题为“浅谈女性主义——从阿特伍德说起”,主讲人为2017级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丁亮亮。历史系主任杨齐福教授主持了这次讲座。2017级全体研究生、部分高年级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论坛活动。
科研副院长范家进代表学院致辞。范院长指出,在当今形势下,要求我们硕士生献身学术难免过高,但是作为“学术型硕士”,确立一份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还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将论坛宗旨确定为“博览群书,慎思明辨,追踪前沿,敬畏学术”。今天是第一次,今后将作为一个序列持续举办下去,以便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面对当前盛行的物质主义大潮,大家都需要一份定力,需要对文史哲这类传统人文学术具备一种抱诚守笃的积极心态,树立自己的专业自信。
丁亮亮同学简单介绍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史及其在西方的发展史。他提到了一个上世纪出现的文化形象——神奇女侠,以此来隐喻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作为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位超级女英雄,在那个女权主义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她自然而然地成为女性主义的象征。而这个形同“超人”的女性形象,却在消费主义和男权社会中慢慢沉沦,她既要体现女性的力量,又要体现女性柔美。
由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和《疯癫亚当》三部曲,丁亮亮引出了一个疑问:“阿特伍德作品中,提到的女性权利受到全面侵犯的未来想象,究竟离现实有多远?”
通过对纳博科夫为《洛丽塔》写的后记和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的对比阅读,他为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桎梏,在现实中并没有减少。”并进一步,以台湾作家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例子,论证了男性是如何通过话语权力,对女性权利进行肆无忌惮地戕害的。
丁亮亮在介绍完男女不平等的切实存在之后,试图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首先他引出鲁迅先生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我之节烈观》、《忧“天乳”》,说明女性解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独立,其次是参政权的获得,而这两样还不够,必须再辅之以文化毒素的清除。
而鲁迅先生所构想的方案,在20世纪的下半个年头,开始逐步成为现实。丁亮亮列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女子革命军》、《湘江评论增刊第一号》等选段,结合史料,肯定了毛泽东时代妇女解放事业的成绩。并简要概述了改革开放之后,女性主义作家群体对毛泽东时代妇女解放思想的价值重估。
报告完毕,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演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质疑和交锋。大家畅所欲言,在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中,进一步强化了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对其中一些话题则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