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受我院邀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张仲民在综合楼404进行了题为《虚假宣传的真实效果——近代上海医药广告造假内幕》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系主任杨齐福教授主持。
张教授首先借虚假疫苗、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的例子表明:虚假医药广告无处不在。
接着,他从近代上海制造药品与投放广告讲起。西药传入上海后,逐渐被当时人们所接受。极高的利润使得药商们纷纷加入这个行列。为从竞争中胜出,他们请十里洋场的文人为其撰写夸张的广告词以吸引顾客、推销药品,并在报刊上连篇累牍的刊登。他们中也有人伪造自家药房历史,勾结官场人士为之鼓吹,或者借名造假、名人造假等。但当时也有行家针对市场上假药横行的情况,在报刊上发文提醒读者警惕这些成药便药。此外,张教授还借助“精神疗法”的例子来强调意志的作用,帮助在场听众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
最后,张教授总结说,我们应该重视与警惕广告论述背后的社会因素、广告表达和实际商品之间的落差、广告叙述同商品的真实功用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要意识到广告叙述本身即是对现实和商品的建构和诠释,并经由传播媒介不断地进行复制和扩散。
讲座后,在场师生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