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主任播音员唐克应邀来我院中文系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16-05-20 阅读:172

    5月18日下午,浙江之声主任播音员唐克主任受邀来我院,为中文系同学做题为“声情并茂·有声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吴欣老师主持。

    “清晰响亮地念文章,那是朗读。”唐老师说,“而朗诵,是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感情表达出来。”

    介绍完二者的区别,唐老师谈到诵读贵在“意境”的营造。通过古典诗词、散文和现代诗歌的现场训练,同学们初步学习了一些技巧。比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诵读时强调“春色”和“红杏”的重音和词语色彩,便能使人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

    有声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包括停连(停顿和连接)、重音、语气等。语气是表达语句的核心,重音是为语气服务的。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虚实、刚柔、粗细等对比,达到朗读目的。

    充满爱意(气徐声柔):“早点儿回来!”、表达憎恶(气足声硬):“你要干什么?”、表现恐惧(气提声凝):“不,别这样!”……带有各种感情色彩的语气练习,同学们融入了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课堂的气氛活跃有趣。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诵读的备稿部分。一要划分好层次,理清结构;二要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三是具有充分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四是明确基调。

    最后的互动环节,唐老师还特别指出朗诵时易犯的错误,如拖腔甩调、唱腔怪调等,并给同学们的朗诵和疑问予以指导和解答。

    小编认为,朗诵有分“以情带声”和“以声带情”,通过今天学到的技巧带动作品情感也好,最重要的还是同学们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情的把握,这样才不失为一种独具个人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