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汪帆老师做客中文系“实务精英课堂”

发布日期:2016-05-18 阅读:160

    古籍是人类文化生活的珍贵宝藏,也是探寻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古籍的保护与修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也显得极其重要。2016年5月13日,在人文与传播学院李玲玲副教授的邀请下,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汪帆专家带领中文1401班和中文15A班的同学走进古籍保护与修复的世界。

    B308教室内座无虚席,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汪帆老师的讲解开始了。老师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同学们被PPT上散发着古典气息的建筑物吸引,发出一阵阵赞叹惊奇之声。

    古籍的装帧形式多样而瑰丽,在详解过程中,一张张精美的古籍图片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汪帆老师从古籍制作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方面,为同学们普及了古籍装帧方面的知识。

      "不要一味地追求古籍修复外观的漂亮,要追求真实。"提到古代书籍的修复,汪帆老师这样说道。在古籍修复过程中,现代人很可能为了追求古籍的外观而改变了古籍原本的面貌。那么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保护档案书库的呢?采用古代高端"防火设备"的天一阁,保护皇家档案的皇史宬,这些建筑都表现出古人为了保护书籍展现的智慧。古代每年七月初七的曝书,也是我国古代保护图书文献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古籍修复工作,增强对古籍修复的兴趣,汪帆老师还展示了自己在工作中修复古籍的图片。不论是拓片还是纸质古籍,简单的修复历时几个月,比较困难的要历时几年,勤恳务实的文化工作者,为了保护古籍文化一直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汪帆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古人、今人为保护古籍、修复古籍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给中文系的同学补充了专业知识。在讲座的结尾,汪帆专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答案,同学们也向汪帆老师表达了感谢。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