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0-17 阅读:154

一、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工作

1、精品视频公开课申报,228前完成;

2、新兴特色专业申报,35前完成;

3、报送本学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活动,36前完成;

4、《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征求学院和教师意见,39前返回;

5、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情况调查,310前完成;

6、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之调研工作,5月底前完成;

7、新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制订,6月中旬前完成;

8、期中教学检查,第7周至第9周;

9、学院制订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指标,6月底前完成。

二、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1、关注第二校园交流访学工作,有南财大交流生的学院注意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交流生的学院应主动联系其他高校。

2、按学校转专业文件精神落实本学转专业工作。

3、推荐和选拔课堂开放周的示范观摩课、方法改革课、诊断提升课,并组织本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希望每个教师至少听一堂课,对青年教师学院可要求其多听几堂,取长补短,尽快提高教学水平。请每个学院邀请一位家长来听课,建立家校机制。

4、提前做好毕业班的学分清算和毕业资格预审核工作。

5、系或教研室应根据学校考试改革文件落实课程考核工作,明确平时分的构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强调试卷的保密要求。

6、按教务处通知,做好通识课和双语课申报和资格认定。

7、安排好创业实验班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8、做好学业警告、退学警告和退学处理工作,填写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计划表。

9、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监考等工作中的责任心,教师上课或监考应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避免迟到、提早下课、长时间放视频录像代替上课等现象,精心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授课效果。

10、协助做好标准化考场建设工作。

11、根据教务处通知,做好重学报名、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等工作。

12、鼓励教师将平时分提高到50%,加强过程性考核,确定好平时分的组成部分及比例。请所有教师记录好平时分,并做好备查工作。

13、第四周开始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请个学院教学院长与学生反应意见较大的老师进行沟通,提出相应的建议报教务处备案。

三、实践教学工作

(一)学科竞赛工作

1、请各学院申报本院将承办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并确定竞赛负责人,组建竞赛团队,并由竞赛团队与教务处商定本年度竞赛时间安排、培训内容、赛前强化、经费使用等相关事宜。

2、请各学院在不涉及学术争议和专利等问题的前提下,将2013年度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作品照片或报告复印件,在310日前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

(二)实习基地申报

学校将于3月发申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通知,请各学院理清本院现有校内外基地建设情况。在已有比较成熟的校内外基地中,评出152014~2015年校级重点建设基地。2014年原则上设立5个校内、10个校外校级重点建设实践基地。

(三)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

初步确定个别学院先带头建设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请有意向的学院向教务处提出具体大类课程的质量标准建设申请。学校列入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一并考虑。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013年度国家级创新项目将于今年6月进行中期检查,12月验收结题。2014年国家级项目将于5月启动申报工作,请各学院做好前期的督促与检查工作。2013年度校级项目也进入验收结题阶段,请各学院督促学生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减少放弃项目的比例。同时做好2014年度校级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五)文科中心工作

1、财政专项:文科实验中心相关学院原则上以文科实验中心整体方案形式提交教学实验平台项目申请,申请内容请通过各学院实验室管理员交教务处;学科专业有一定独立性特殊性的学院也可单独申报,单独申报的项目申报书交资产管理处。学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项目申报书交研究生部或科技处。324日前交教务处文科中心。

2、宣传手册:文科中心将在本学期印制宣传手册,供2014年新生使用,主要宣传中心的功能、政策等,请各学院在原以提高的材料基础上再做些补充。

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工作

(一)“协同育人”工作:

1、“实务精英进课堂”工作:要求每个专业安排3次“实务精英进课堂”,课程类别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相应的授课教师应将“实务精英进课堂”写入授课提纲并上传到教务网,以保证该项活动的正规化。“实务精英进课堂”一般安排在第12-13教学周为宜。请各学院于开学后第5周,将“实务精英进课堂”的情况报送教务处备案。学校有“协同育人”专项经费支持,每次“实务精英进课堂”支持经费1000元,学院是否配套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定。

2、本科生配备“学业实务导师”工作:要求各学院为每个专业的每个年级配备1名“学业实务导师”,每学期请“学业实务导师”与专业年级沟通两次,沟通形式以互动为主。沟通的时间、地点等情况报教务处备案。学校有“协同育人”专项经费支持,每位本科生“学业实务导师”每学年支持经费1000元,学院是否配套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定。

3、实务精英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要求学院组织实务精英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组织实务精英参与教材和教学案例的编写、学院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配备实务导师、实务精英参与专业核心课教学团队、实务精英参与实践教学等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学校有“协同育人”专项经费支持。

(二)互动型课堂教学的推进工作:要求各学院在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中推行具有特色互动行课堂教学。学校本学期拟出台《互动型课堂教学指引办法》。

(三)“专业口试”的推进工作:要求各学院在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中推行“专业口试”,每个学院每学期安排2-3门课程。相应的授课教师应将“专业口试”写入授课提纲并上传到教务网,以保证该项活动的正规化。专业口试的老师一般2-3名,可以请实务精英参加,参加专业口试的老师按照期末考试的标准发放监考费。请各学院于开学后第5周,将“专业口试”的情况报送教务处备案。学校本学期拟出台《专业口试指引办法》。

(四)班级免监考工作:学校拟出台《班级免监考诚信工程管理办法》,要求学院安排班级申报,每个学院申请一个班级。教务处与班级代表签订《班级免监考诚信工程协议》。

(五)本科课程案例库建设:学校启动本科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本学年要求每个专业(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建设2个原创案例,教务处会发放案例编写指引办法和相应的模板。

(六)课内实验、实习用车工作:请各学院报送本学期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的课内实验、实习用车计划,教务处安排教学用车。

             教务处

                               201434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