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0月23日下午,我院在综合楼401室举行第一期“人文学术沙龙”活动。历史系杨齐福教授、张庆熠博士就“抗战中的汉奸问题及东京审判”话题展开讲演并同与会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副院长范家进教授主持首场活动,院长高万隆教授、院党委书记王华出席活动并参与讨论。 “交流知识,追踪前沿,激活思想,提升学术。”人文学术沙龙的主持人范院长这样表述这个活动的宗旨。他在开张致辞中指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高校以上各项职能中,学术研究都是基础,也是我们学院进行各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前提。作为一个创办不久的学院,日常的教学活动占据了大家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开启这个沙龙平台,主要是为了强化我们的科研意识,并重视日常的交流与碰撞,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活跃整个学院的科研气氛。”
接着,杨齐福教授从汉奸问题入手进行剖析,为大家展示了不一样的抗战风景。他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事件,从多个角度透视从古到今的、尤其是抗战时期的汉奸问题,强调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不仅要重温胜利的荣光,更要反思历史的“痛点”,铭记历史并进行现代反思。
张庆熠博士就抗日战争中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日本甲级战犯”问题展开讲述。他简明扼要地为大家介绍了远东军事法庭的历史功绩和遗憾、东京审判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今日本政要的家族政治渊源和靖国神社等问题。
在后面的讨论环节中,范教授和杨教授就“汉奸问题”与中国人信仰的缺乏、“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导致了汉奸问题的加剧等问题交换了不同意见。高院长引用最近的热门电视剧《伪装者》,与大家探讨了双面间谍的问题。编辑系潘文年教授就汪精卫为何在抗战中对日态度产生剧烈转向问题和在座教师之间展开探讨。
据悉,学院各系均已上报了本学期“人文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谈论话题,今后将循序渐进地逐场展开,以便给全院师生开辟一片新的知识交流与讨论的空间,更具体地践行学院确立的“以文化性,修身正心;以媒为介,传播文明”的办院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