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做客我校“百家讲坛·名人论坛”

发布日期:2010-10-17 阅读:1
4月10日晚,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百家讲坛·名人论坛”,在国际会议中心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文学史的功能与可能”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校团委、校研究生部、校学生会主办,人文与传播学院承办。我院副院长范家进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温儒敏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现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委员、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闻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编著有《比较文学论文集》,《中西比较文学论集》,《高等语文》等。

温儒敏教授介绍了上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三种文学史观,分别称之为线性的、平面的、圆圈的三种观点,并对它们展开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论分析。他首先谈到的是胡适的“进化论”文学史观,阐述了这种线性思维方式的优劣及其对我们日常感受方式与历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接着介绍了梁实秋“古典的”文学史观,这种观点对五四新文学持批评态度,认为它过于推崇抒情和浪漫,缺乏理性的节制,他本人在美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下更推崇古典的、和谐的、典雅的、均衡的文学。第三种就是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所表达的圆圈的、循环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时尚在不同时代会交替出现、此消彼长,文学史上也经常是“言志”派和“载道”派交相起伏。温教授认为,这三种文学史观是可以互补的,在进化论文学史观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尤其需要关注到后两种文学史的认知方式及其相应的思想方法。他特别鼓励大学生必须坚持“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最后,温教授与在座学生展开了交流和互动。

此次讲座为商大学子提供了与学界名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温儒敏教授妙语连珠、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他以幽默的语言、独特的思路、犀利的话锋,特别强调学术知识背后思想方法的训练,殷勤勉励大学生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开阔心胸、提升素养,给在座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文记者团供稿/诸燚亿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