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举办

发布日期:2023-11-17 阅读:73

20231111日,由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承办的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在杭州召开。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鲍伟到会祝贺,并发表致辞。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副会长许建平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鲍伟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对与会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杭州与敦煌的历史渊源很悠久,王国维、罗振玉、蒋礼鸿、张涌泉等敦煌学学者都是浙江人士,对敦煌学在浙江的稳步发展做了出巨大贡献。他说,包括我校青年学者在内的敦煌研究人才,是浙江省敦煌学研究的新生力量和新希望,希望大家要牢牢把握浙江人学习敦煌学的优势,切实为敦煌学创造新贡献,并期望通过学术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许建平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浙江和敦煌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浙江学者却和敦煌有着不解之缘,并在敦煌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浙江人的深深印记。在老一辈学者的培养和熏陶下,现在一批卓越优秀的敦煌学家已在我省成长起来,并以他们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浙江在敦煌语言文字研究、敦煌文献整理、敦煌历史地理研究、敦煌丝路之绸研究、丝绸之路艺术考古、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学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给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团结努力,传承创新,做出更具浙江特色的研究成果。

 

 

 

在论文报告环节中,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嘉兴学院等在浙高校的多位青年学者,就不同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杭州师范大学林航以“从酒商之子到博物馆见习生到吐鲁番考察团领队——勒柯克生平再探”为题,对德国吐鲁番考察团核心人物勒柯克的生平进行了详实而系统的梳理,并讨论他在挖掘、研究和传播吐鲁番及摩尼教等方面的贡献和局限,通过这一个案引起人们对早期丝路探险家与考古学家这一群体的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何园的发言主题是“于阗佛教美术研究——丹丹乌里克佛教遗址的蚕神木板画释析”。她以 D.VII.6 蚕神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身份、服饰及持物的问题,认为 D.VII.6 的蚕神以当时于阗王室的男性形象为蓝本,并融合了粟特(祆教)、突厥的草原偶像崇拜及佛教破除魔障等多重文化意义来塑造其神格,因而具有特殊性。宏观来看,该神祇的形成是丝绸之路中文化混同现象的具体体现。

 

 

浙江师范大学苑景坤作“敦煌薛崇徽写经研究”的主题发言,从书法、考辨、题记等方面对目前已知薛崇徽抄写的佛经进行全面的研究。她详细阐述了六部写卷的情况,指明薛崇徽写经题记的独特性,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大学张美侨发言的主题是“敦煌写本P.《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汉藏结合考”。她以P.3348《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为研究对象,从汉藏对勘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比分析此敦煌写本与通行汉文大藏经本以及对应的藏文平行本,揭示敦煌汉文佛教写经中汉藏双语融合现象体现出敦煌写本的独特价值。

 

 

浙江财经大学秦龙泉以“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分卷考”为主题,首先概述敦煌文献中的《妙法莲华经》多种不同的分卷形态,其次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卷子为例,分别介绍七卷本、八卷本、十卷本以及其他分卷方式的写本,从中管窥《妙法莲华经》分卷形态不一的原因。

 

 

宁波大学邵小龙的发言“固定又开放的唐五代杂集写本——兼论“杂集”和“本源”的成立”中,以敦煌藏经洞所出的《崔氏夫人训女文》和《齖䶗新妇文》为中心,希望通过敦煌所出的这两篇托名和佚名之作来讨论相关作品在不同写本中,所呈现的固定又开放的结集情况。

 

 

嘉兴学院范丽婷以“敦煌本《大智度论》新缀与定名释例——兼谈异文比勘之意义”为题,通过三组含有相同异文写卷新缀的释例、三组定名的释例,说明异文比勘在敦煌写卷基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向我们展现了缀合与异文比勘二者在写卷定名过程中的重要性。

 

 

浙江大学周思敏的发言“日本书道博物馆藏中村 174-4 号《北凉写经残字册》新探”中,对中村 174-4 号《北凉写经残字册》中已定名佛经残片进行反思,并重新整理归纳未定名的残片,思考写经残片的多重旨趣。

 

 

杭州师范大学沈秋之以“裱补纸系联与敦煌写本整理——以伯2612号、伯3288号、伯3555号为例”为题,对三号写卷所附的数十块裱补残片做了缀合整理,复原爲书状、破用历、转帖、具注历等六件文书。他指出:残卷缀合使文献的完整程度得以提高,促进了定名、断代、録校等工作更加准确。以裱补纸作爲基点,可以对写本文献的修复工作、藏经洞残卷的功能性质等问题形成全面立体的认识。

 

 

浙江工业大学伍茜源的发言“《俄藏敦煌文献叙录》定名勘误”中,选取《俄藏敦煌文献》第 11 册中的几例,对已有定名成果《俄藏敦煌文献叙录》中缺题和疑定名有误的情况进行分析与纠正。

 

 

浙江大学郑天楠以“《韩擒虎话本》文本性质试探——写本原生态视角的观察”为题,通过分析S.2144 写本《韩擒虎话本》文本书写和用字情况,得出如下结论:这是一个传抄本,而且祖本可能是一个听写本;文本的改字情况还显示出,写本在抄完后至少经历过一次校改。这种写本原生态的后期变异现象,在敦煌写本中具有普遍性。

 

 

浙江师范大学谭勤作了“俄藏《经律异相》“敦煌”残卷价值发微”主题发言,对《俄藏敦煌文献叙录》所载《经律异相》简况略作补正,认为俄藏残卷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人著述引书体式问题,有助于我们弄清开宝藏本《经律异相》的千字文字号归属问题,具有文字学价值。在校勘方面,俄藏残卷可正大正藏文本之讹,补大正藏文本之脱;为高丽藏文本提供佐证,为校订《经律异相校注》文本提供参考。

 

 

浙江师范大学吴宗辉的发言主题是“写本重文符号的新变——以戏曲写本为例”,对重文符号进行系统的归纳研究,指出敦煌吐鲁番写本的重文符号形状虽然多样,但主要为顿点形重文号,而宋元以来的写本文献在沿用顿点形重文号的同时,又广泛应用“又”字符和“ヒ”字符来表示重文。戏曲写本在上述重文号而外,又用独特的乐节、乐句符号相叠来表示曲文重复。同时,戏曲写本在重文符号所指示的重文起讫方面情况相对复杂,相关整理本因此存在不少与重文符号相关的校录失误。

 

 

浙江师范大学沈喆超的“同治兰溪鱼鳞图册塘名研究”详细归纳了兰溪鱼鳞图册中的塘名的命名规律,又“以亩分来确定塘名”“以四周地域名称确定塘名”“以塘自身特色确定塘名”等多种方式,对水塘进行定名。其中的塘名在登记时,往往展现出简洁、准确、直观等多种特点,提高登记效率同时,亦为核实亩分、确认业主信息变更等提供方便。

 

 

浙江师范大学李义敏的发言“百年传承:同治兰溪鱼鳞图册的保存与流转”中,详考同治兰溪鱼鳞图册命运多舛的流转过程,以鱼鳞图册见证世间兴废,沧海桑田。他指出:正是各级地方政府与兰溪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七百余册珍贵的兰溪鱼鳞图册才得以传承到今天。通过梳理鱼鳞图册的保存、补造与整理过程,可以了解册籍跨时代的延续与使用实态。

 

 

在会议闭幕环节,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秘书长窦怀永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青年学者论坛”就是专门给浙江省内从事敦煌、丝绸之路等相关领域的青年人才,特意搭建的交流平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踊跃加入,为敦煌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张新朋教授作总结致辞,他指出如今学者拥有更多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能够从更加多学科的视角研究敦煌学,未来的敦煌学研究“大有可为”,因此希望青年才俊能够把握当下,参加更多学术交流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文字:林朗


上一篇:下一篇: